30幾度高板橋居酒屋溫,天氣好熱,可以避暑的山區也大塞車。南投溪頭、合歡山都是塞塞塞,溪頭20度,平時30分鐘路程得開2小時,晚到客滿,還進不了園區。合歡山更涼,10幾度,還正值花季板橋居酒屋,但是週末人比花多,熱鬧程度有如菜市場。

合歡山花季,高山杜鵑、玉山杜鵑,山頭爭艷,藍天青山陪襯花朵,花季太美,遊客蜂擁上山,周末的合歡山熱鬧不輸菜市場,高山上的人龍綿延不絕,好比媽祖出巡遶境進香的隊伍,人比花多,車也沒得停。

台灣的居酒屋最常見的下酒菜就是毛豆、拌豆腐跟蠶豆,但在日本可就非常豐富了,其實每個地方的居酒屋都有屬於當地最本土的風味,從一碟碟的下酒菜就可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文化風景,像在關東地區的居酒屋就會用地方的特產,例如像福岡縣的「辣明太子」(用鹽和辣椒醬醃製而成的鱈魚卵)、北海道的「松前漬」(用魷魚絲、昆布做成的醃漬物)、沖繩縣的海葡萄(深層海水中的神奇海藻)、高知縣的「酒盜」(用鹽或者醬油醃製而成的海鮮內臟)等等冷菜。所以這邊要給個小忠告,如果你今天是喊餓的人,千萬不要輕易走進一家居酒屋,不僅對你來說貴又吃不飽,全是酒的配角,還不如去拉麵店或壽司店好好填飽肚子吧!但現在國內的居酒屋大部分的菜色都非常豐富,只是每一家居酒屋的菜單都不一樣,所以一定要先事先看一下菜單,才不會到了之後發現沒有可以溫飽的餐點。像我之前如果想要認識一位日本人,一定直接約他去居酒屋,表面上一板一眼的他,私下的性情到底如何,一喝便能得知,真的屢試不爽,而且很快就可以拉近彼此關係。在日本最常見就是U型吧檯、榻榻米坐墊式、站立式、桌椅式的,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招牌特色,而且我常去的那家,老闆都會記得我的喜好,我覺得那種默契感讓我感覺很親切,有種回家的感覺,而且也可以適時地幫我做料理的調整,真的是我為什麼會那麼愛居酒屋。

遊樂區1600個停車位,9點15分就滿了,自小客車、遊覽車都有,估計一早就8000人入園,晚到的得排隊慢慢等。市區30幾度高溫,不用上班上課的週末假日,遠離塵囂,板橋居酒屋上山避暑,但是路上塞爆,就怕降了氣溫,卻冒了火氣。

你知道日本在經歷二次世界大戰後,許多地方都被美軍炸成廢墟,戰爭後的混亂期因為物資不足,很多民生用品跟食品都延續戰爭時的配給制度,其中啤酒也是配給品之一,由於生產量有限、物流又不發達,幾乎每人一年才只能拿到一兩罐啤酒,對於有喝酒習慣的人而言,這兩罐啤酒怎麼會購,所以這些人就會到黑市買酒來喝,而日本當時的主要車站附近都有黑市,裡面都有很多是用簡單木板搭建的飲食店,這些店家就會偷偷賣私人釀酒,所以一般想喝酒的人就會到這些店家消費,然後這些小店還會透過一些秘密管道批進動物內臟,所以也會賣內臟燒烤,其實這些店實質上就是居酒屋了,只是日本人把這些店稱為「飲み屋」,意思就是可以喝酒的店。像現在日本出現在各地主要車站附近小巷中的狹小居酒屋的前身,就非常有可能就是以前黑市中的「飲み屋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abrieneal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